一个偏僻小镇给寰球做假发
发表时间:2025年02月25日浏览量:
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陈卓琼
常住生齿仅一万多人的江西宜春水江镇,多少乎隔段时光就会冒出一家假发厂。依照镇里统计的最新数据,这里有100多家假发厂,从事假产生产的村平易近有4000多人。
这些假发厂的买卖说年夜不年夜,一位老板雇上多少十名员工,就能办起一个厂;说小也不小,他们做的都是跨国买卖,色彩斑斓的假发经由排发、定型后,很年夜一局部会销往欧洲、非洲跟西北亚等地域。
水江镇是宜春市袁州区最偏僻的山区州里之一,从袁州区动身,要开上一个多小时的车,翻过一座又一座的山头,才干到镇里。入镇,一块块假发厂招牌映入视线,记者走进一家假发厂,看到已制造实现的各式时髦假发牢固在头模上,产物以cosplay(脚色表演)、party(派对)假发为主。
水江镇崛起的假发厂已遍及全镇10个行政村。据外地人回想,2017年后,从本地回镇办假发厂的村平易近越来越多。这些转行做起假产生意的小老板,从前有的开过发掘机、养过猪、做过打扮买卖,另有的曾是中学老师。
假发厂老板林圣安向客商推介假发。袁州区委宣扬部供图
升远方假发厂老板黄耀梅就在2017年被“请”回了镇里,他在浙江义乌做了很多年假产生意,一些好莱坞明星都戴过他出产制造的假发。
黄耀梅回镇的主意很简略——把制造假发的工艺带回这里,给村平易近首创一条致富的门路。水江镇的假发工业是来料加工跟出产,工艺简略、环保。技巧门槛不高,村平易近上手就快。这多少年,亲帮亲,邻帮邻,水江人抱团开展,假发工业也越做越年夜。
在义乌的时间,黄耀梅主营发成品的零售跟代加工,水江镇有不少村平易近也早早地在外办厂,随着他做假发代加工买卖,得悉黄耀梅回镇里,这些小厂老板也都随着返来了。
镇里为了欢送他们返乡创业,特地放了烟花,开了会,镇引导在会上做出夸大,“无论是镇当局、派出所仍是税务局都不克不及向这些返乡办厂的村平易近伸手要钱,要做好效劳”。
黄耀梅50多岁了,多少十年间,他始终坚持着对这个行业的灵敏。买假发的仍是年青人居多,早些年,韩剧、片子、动漫受年青人追捧,黄耀梅也跑去凑热烈,不外他的存眷点永久在头上。
“哪个韩剧里的明星火了,他的发型也必定会火。”黄耀梅就如许按着韩剧、动漫里的男女配角、主角的同款发型来打样,一些发型做好后照相放到网上一推广,就成了爆款。
动画片子《冰雪奇缘》火的那阵儿,黄耀梅依据片子里的重要人物推出三款假发,三个月就挣了300多万元。受他影响,女儿年夜学结业也在水江办起了假发厂。
不少村平易近办厂前,都市来黄耀梅的假发厂跟从进修半年、一年,熟习一下工序,这些小厂新招的员工也会去黄耀梅的厂里培训一段时光再归去上岗。黄耀梅还会把手里的客户票据分一局部,给一些不销路跟渠道的新厂。
由于效益可不雅,一些在外打工的年青人也连续返乡做假发。黄耀梅就发明返来办厂的90后越来越多。办厂的村平易近越来越多,2019年,水江镇的假发厂结合组建了假发同盟,建堆栈,同一对外洽购质料跟治理。
黄超是水江镇第一批返乡创业的90后青年,他的假发厂每年要出产20万套假发。到了旺季,他常常要带着村平易近晚上加班赶货。
村平易近正在制造假发。袁州区委宣扬部供图
黄超的假发厂雇了20多位村平易近,靠着做假发,村平易近们每个月有五千多元的收入。黄超感到返来既能照料白叟跟孩子,用家里的自建房做厂房还能节俭房租本钱,还能动员村平易近失业,这种扎实感是在外务工时不的。
“从前素来没想到能够跟本国人经商。”黄超说,从前外洋对假发的需要年夜,现在“谷子经济”成为新风口,也催生了海内假发花费的高潮。备受00后存眷的游戏人物、动漫脚色,每一款皮肤跟外型都有发型跟衣饰的变更,一直开辟新款,也是黄超的假发厂留住年青客户的法门,“假发的外型也要追着年青人的需要跟审美跑,满意年青人脚色表演的须要”。
假发产物更新迭代,年青人对材质的需要也有了新变更,比方请求发丝更耐低温,能满意种种外型须要;有较高的仿真度,光彩上更哑光,看上去更真切;不易打结炸毛,更和婉。
2018年春天,曾德富回抵家乡水江镇小洞村,创办了村里的第一家假发厂。煤炭跟花炮工业曾是小洞村的主导工业,工业转型时,小洞村的煤矿跟花炮厂接踵关停跟退出。主导工业的退出,影响了村平易近的生存,小洞村人多地少,靠传统的莳植、养殖业难以养家生活,很多村平易近只得外出务工讨生涯。
为了发动曾德富回村办厂,小洞村党支部书记杜兵仅德律风就打了上百个。曾德富许可回村后,他还帮助找好厂房、安排招待室、接好收集、铺好能源用电线路、找好工人,事无大小地帮着这家假发厂在小洞安家。
厥后的三年里,小洞村又连续创办了8家假发厂,有不少村平易近看到工业开展带来的运输需要,购置了货车,帮企业运输商品跟原资料,做起了物流买卖。
村平易近正在制造假发。袁州区委宣扬部供图
当初,村里建起了一栋三层楼的尺度化厂房,能同时包容60多名工人,村里打算把当下家庭作坊式出产引入厂内停止标准化操纵,村平易近靠着做假发,每月有七八千元的收入。懂得到村里下班就有不错的收入,小洞村的年青人也缓缓回流。
杜兵说,“每年回村来做假发的年青人就有十多少个,村里另有不少从事假发工业的老板,跳过小洞,走出水江,去本地创办了新厂。”
镇里为返乡农夫开办假发厂供给地皮、供电、金融、物流等因素保证跟效劳。假发工业作为水江镇的“草根经济”,除了在厂里会合出产,还向家庭分包延长,村平易近的腰包鼓了,不少人都在宜春市的核心城区买了房。
水江镇人年夜主席何小明记得,三年前,水江村平易近在外地银行乞贷一个多亿元,当初情形变了,村平易近在这家银行的存款有三亿多元。“农夫口袋鼓了,思维观点改变了,抵触胶葛都少了。”
何小明先容,为了做年夜做强假发工业,镇里打算拿出40亩地建假发工业园,领导行业标准开展、企业标准用工。当初,水江农夫勇敢进军跨境电商,在山旮旯里,面向寰球贩卖假发产物,仅2024年,镇里假发工业的年产值就超6亿元。